1、何谓“问题”
问题就是现实与目标的差距,可以用以下两个公式来表示:第一,问题等于期待的A状态,减掉现实的B状态;第二,问题就是差距。
①问题=期待A状态—现实B状态
②问题=F(差距)
在实际工作中,问题代表我们个人能力范围以外的一些东西,是用来扩大个人能力范围的。
2、何谓“问题意识”
能够发现问题、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,就是愿意进步的人;反之,就是不愿进步的人。所谓“问题意识”就是具有否定现状的态度和改善的意愿,并运用其综合判断力,从现象中抽象出其特质及重点。具有问题意识的人更能发现问题、寻找差距,而发现差距必定有比较的过程以及相关的结论。

3、缺乏“问题意识”的常见现象
重复问题一再发生;
品质不良率偏高且无任何改善;
极少改善提案;
工作极为被动;
各种浪费多;
异常情况常被掩盖;
工作表面化,不深入;
扯皮现象多,遇事找借口。
?
4、“问题”的意义
问题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全过程,问题出现在企业运作的每一天;没有问题,人脑就失去了思考的方向,无法产生任何有价值的思考结果。
世界惟一不变的东西是“变”,世界不断的变化就会不断地产生问题,而人脑必须与问题“结合”才能够实现其思考的价值,只要人以生命的状态存在,就应该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。问题不仅是成功的向导,还是成功的催化剂,是衡量成功质量的重要指标,解决问题是主管的重要使命,主管要及时把旧的问题解决掉,这样才有精力去面对新的问题。
有人说:“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”,这种说法正确吗?
当然正确,认为没有问题意味着不想进步,而事实上不可能没有问题,问题就是由于主体希望进步所形成的。
例如,目前产品不良率是1%,有的人满足现状,认为没问题了;但是具有问题意识的人认为应该把不良率降到0.5%。那么如何从1%降到0.5%就是问题。同样,在个人的发展方面,有的人止步不前,安于现状,就不可能发现问题;有的人期待更大的进步,就会为自己寻找问题,所以“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”是正确的。
文章来自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